宋代柳永《曲玉管(大石调)》-全文拼音版-古诗词文学网 

曲玉管(大石调)

作者:柳永 朝代:宋代
曲玉管(大石调)原文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立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曲玉管(大石调)拼音解读
lǒng shǒu yún fēi ,jiāng biān rì wǎn ,yān bō mǎn mù píng lán jiǔ 。lì wàng guān hé xiāo suǒ ,qiān lǐ qīng qiū 。rěn níng móu 。yǎo yǎo shén jīng ,yíng yíng xiān zǐ ,bié lái jǐn zì zhōng nán ǒu 。duàn yàn wú píng ,rǎn rǎn fēi xià tīng zhōu 。sī yōu yōu 。
àn xiǎng dāng chū ,yǒu duō shǎo 、yōu huān jiā huì ,qǐ zhī jù sàn nán qī ,fān chéng yǔ hèn yún chóu 。zǔ zhuī yóu 。měi dēng shān lín shuǐ ,rě qǐ píng shēng xīn shì ,yī chǎng xiāo àn ,yǒng rì wú yán ,què xià céng lóu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柳永 柳永 柳永(987?─1055后)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学名,父柳宜,曾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费县令,官终工部侍郎。永少时流连于汴京,在秦楼楚馆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历荆湖、吴越。景祐元年(1034)登进士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馀杭令、定海晓峰盐场监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晚年流落不偶,卒于润州(今江苏镇江)。身后很凄凉,由歌女们聚资营葬。《宋史》无传,事迹散见笔记、方志。善为诗文,「皆不传于世,独以乐章脍灸人口」(《清波杂志》卷八)。所著《乐章集》凡一百五十馀曲。其词自成一派,世称「屯田蹊径」、「柳氏家法」。《避暑录话》卷三记西夏归朝官语:「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可见柳词影响之大。其词对后世词家及金元戏曲、明清小说有重大影响。词集名《乐章词》,主要内容描写歌妓舞女的生活和思想,抒发自己的不平和牢骚以及羁旅行役之苦、离别怀人之情。都市的风物之美、社会的富庶在词中也得到突出的表现。如描写杭州风光的《望海潮》,相传金主完颜亮读到「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句,「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在为歌女们写作的词篇中,表现了对她们的同情,唱出了她们的心声。在这类词中,也有一些庸俗的内容和颓废的情调。艺术成就最高的是羁旅行役之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融情入景,有点有染,感人至深。同时,赋予身世之叹和浓重的伤感情调,为人们千古传诵。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着突出的贡献。首先,他始衍慢词。运用铺叙、渲染等手法,扩大了词的容量。其次,以俚语、俗语入词,呈现口语化的特色。同时,在艺术上运用传统的情景交融、点染等手法,又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入词,使词作韵味隽永、深婉含蓄。由于在题材和艺术上都有创新,所以流传很广。甚至连西夏也「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有《乐章集》传世,存词210多首,按宫调编次,共16个宫调150个词调,这说明柳永的作品不仅是词集而且是可以入乐演唱的唱本,故名《乐章集》。

柳永的诗词

  • 轮台子(中吕调)
  • 玉楼春(五之一·大石调)
  • 受恩深(大石调)
  • 满江红(四之三·仙吕调)
  • 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 鹊桥仙(歇指调)
  • 河传(二之一·仙吕调)
  • 留客住(林钟商)
  • 倾杯·鹜落霜洲
  • 瑞鹧鸪(吴会风流)
  • 宋代诗词推荐

  • 贺新郎(贺癯翁倅生曾孙)
  • 铜人捧露盘引(凌歊)
  • 摸鱼儿(高嘉定生日泰叔)
  • 失调名(小轩生日)
  • 浣溪沙·绿柳藏乌静掩关
  • 浣溪沙(题湖楼壁)
  • 醉蓬莱(寿王司直)
  • 水调歌头(温陵东湖次陈休齐体仁韵)
  • 水调歌头(寿邓彦鳞)
  • 喜迁莺(别陈新恩)
  • 曲玉管(大石调)原文,曲玉管(大石调)翻译,曲玉管(大石调)赏析,曲玉管(大石调)阅读答案,出自柳永的作品

    诗词类别

    柳永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