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白居易《王昭君二首(时年十七)》-全文拼音版-古诗词文学网 

王昭君二首(时年十七)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王昭君二首(时年十七)原文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王昭君二首(时年十七)拼音解读
mǎn miàn hú shā mǎn bìn fēng ,méi xiāo cán dài liǎn xiāo hóng 。
chóu kǔ xīn qín qiáo cuì jìn ,rú jīn què sì huà tú zhōng 。
hàn shǐ què huí píng jì yǔ ,huáng jīn hé rì shú é méi 。
jun1 wáng ruò wèn qiè yán sè ,mò dào bú rú gōng lǐ shí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穆宗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曾积极兴修水利,筑堤防洪,泄引湖水,灌溉田亩千顷,成绩卓著。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改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卒,终年七十五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在文学上,他与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中坚,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其讽谕诗《秦中吟》、《新乐府》,广泛尖锐地揭露了当时政治上的黑暗,抨击了现实中的流弊,表现了爱憎分明的进步倾向。除讽谕诗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也独具特色,为千古绝唱。白诗语言通俗,深入浅出,平易自然,不露雕琢痕迹。其诗刻画人物,形象鲜明,以情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白居易的诗词

  • 东楼招客夜饮
  • 河南王尹初到,以诗代书先问之
  • 叹春风兼赠李二十侍郎二绝
  • 送蕲春李十九使君赴郡
  • 客有说(客即李浙东也,所说不能具录其事)
  • 香山寺二绝
  • 朝回和元少尹绝句
  • 罢药
  • 别韦苏州
  • 对镜吟
  • 唐代诗词推荐

  • 王昭君二首(时年十七)
  • 校书叔遗暑服
  • 杨花落
  • 送人归江夏
  • 题明公房
  • 送慈恩寺霄韵法师谒太原李司空
  • 中春忆赠
  • 送紫微处士酒
  • 题花树
  • 石季伦金谷园(一本题作金谷怀古)
  • 王昭君二首(时年十七)原文,王昭君二首(时年十七)翻译,王昭君二首(时年十七)赏析,王昭君二首(时年十七)阅读答案,出自白居易的作品

    诗词类别

    白居易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