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元稹《使东川。望驿台(三月尽)》-全文拼音版-古诗词文学网 

使东川。望驿台(三月尽)

作者:元稹 朝代:唐代
使东川。望驿台(三月尽)原文
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
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
使东川。望驿台(三月尽)拼音解读
kě lián sān yuè sān xún zú ,chàng wàng jiāng biān wàng yì tái 。
liào dé mèng guāng jīn rì yǔ ,bú céng chūn jìn bú guī lá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省洛阳一带)人。幼年丧父,家境比较贫困。十五岁参加科举考试,明经及第。唐宪宗元和初,应制策第一,任左拾遗,历监察御史等职。曾因劾奏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等人的不法行为,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他遭到这次打击后,转与宦官和权贵妥协,并通过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荐,得到穆宗李恒的重用,一度出任宰相。不久,调任同州刺史。文宗太和时,任武昌军节度使,死于任上,年五十三。元稹和白居易是好朋友,他们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文学主张与白居易相近,提倡杜甫「即事名篇,无复倚傍」的精神,推动了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写过一些《乐府古题》和《新题乐府》,借用乐府的体裁,自出新意,借以「讽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他还写过不少古诗和律诗,其中也有讽刺现实的,称作「古讽」、「律讽」。此外,他也还写过不少古今体艳诗和悼亡诗,言浅情深,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他的诗在当时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元稹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生疾苦,揭露了上层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但深度、广度都不及白居易。诗的风格与白居易相近,都有语浅情深的特点。

元稹的诗词

  • 桃花
  • 酬窦校书二十韵(次本韵)
  • 阳城驿
  • 春蝉
  • 酬乐天江楼夜吟稹诗,因成三十韵(次用本韵)
  • 估客乐
  • 赠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饯行
  • 遣悲怀三首·其二
  • 塞马
  • 送东川马逢侍御使回十韵
  • 唐代诗词推荐

  • 红茶花
  • 同于汝锡游降圣观
  • 蜀中将归留辞韩相公贯之
  • 怀京国
  • 送国子张主簿
  • 送人及第归海东
  • 寄赓匡图兄弟
  • 读前集二首
  • 个侬
  • 对雪二首
  • 使东川。望驿台(三月尽)原文,使东川。望驿台(三月尽)翻译,使东川。望驿台(三月尽)赏析,使东川。望驿台(三月尽)阅读答案,出自元稹的作品

    诗词类别

    元稹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