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吕温《吐蕃别馆和周十一郎中杨七录事望白水山作》-全文拼音版-古诗词文学网 

吐蕃别馆和周十一郎中杨七录事望白水山作

作者:吕温 朝代:唐代
吐蕃别馆和周十一郎中杨七录事望白水山作原文
纯精结奇状,皎皎天一涯。玉嶂拥清气,莲峰开白花。
半岩晦云雪,高顶澄烟霞。朝昏对宾馆,隐映如仙家。
夙闻蕴孤尚,终欲穷幽遐。暂因行役暇,偶得志所嘉。
明时无外户,胜境即中华。况今舅甥国,谁道隔流沙。
吐蕃别馆和周十一郎中杨七录事望白水山作拼音解读
chún jīng jié qí zhuàng ,jiǎo jiǎo tiān yī yá 。yù zhàng yōng qīng qì ,lián fēng kāi bái huā 。
bàn yán huì yún xuě ,gāo dǐng chéng yān xiá 。cháo hūn duì bīn guǎn ,yǐn yìng rú xiān jiā 。
sù wén yùn gū shàng ,zhōng yù qióng yōu xiá 。zàn yīn háng yì xiá ,ǒu dé zhì suǒ jiā 。
míng shí wú wài hù ,shèng jìng jí zhōng huá 。kuàng jīn jiù shēng guó ,shuí dào gé liú shā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吕温 吕温 吕温(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曾从陆贽治《春秋》,从梁肃为文章,学有渊源。其文俊拔赡逸,颇有文采,《旧唐书·吕温传》称其文“有左丘明、班固之风”。与柳宗元、元稹等相厚,在衡与石鼓书院李宽、衡岳寺灵澈、九真观田良逸等友善,乐道参玄。尝奉敕祭告南岳。卒后,刘禹锡将其诗文辑为《吕衡州集》二十卷,后有《吕和叔文集》行世,《全唐诗》收其诗二卷百余首。 吕温在法律思想上强调明刑立威,认为治理国家必须“权之以法制、董之以刑罚”;但又认为刑罚是道德的辅佐,刑罚的运用必须服务于“导之以德”,以达到使人“迁善远罪”的目的。为了维护封建法制的严肃性和力求执法公正,他提出了两个主张:①反对“功臣恕死”的规定,认为功不可以不赏,罪不可以不刑;信赏必罚是天经地义。如果有功勋的人犯了死罪予以免死,或者没有犯罪而先行恕死,乃是弃信废刑,挠权乱法,以罪宠人。这样不但不能劝善惩恶,反而会鼓励犯罪,对国家对功臣都将有害无益。②反对纳粟赎罪的规定,认为刑赏是国之大本,不可不严肃对待。汉代曾用过纳粟的办法除罪拜爵,但那是“杂霸道而隳王制,昧宏规而狃小利”。以之拜爵,固然毁坏了有功必赏的规定,以之除罪,更是废弃了有罪必罚的法律,是对残贼之徒和□宄之党大开免罪之门,使凶人酷吏可以肆无忌惮地为非作恶。这样,刑法规定得再严,甚至“临以斧钺,驱于鼎镬”,也是不足以立威的。

吕温的诗词

  • 道州郡斋卧疾寄东馆诸贤
  • 道州夏日郡内北桥新亭书怀赠何元二处士
  • 读句践传
  • 蕃中答退浑词二首
  • 镜中叹白发
  • 衡州送李十一兵曹赴浙东
  • 青海西寄窦三端公
  • 道州南楼换柱
  • 风叹
  • 道州酬送何山人之容州
  • 唐代诗词推荐

  • 忆袭美洞庭观步奉和次韵
  • 衔命还国作
  • 送薛郎中赴江州
  • 松江送处州奚使君
  • 乌栖曲二首
  • 答郭黄中孤云首章见赠
  • 岳州作
  • 赠崔二安平公乐世词
  • 旅次滑台投献陆侍御
  • 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 吐蕃别馆和周十一郎中杨七录事望白水山作原文,吐蕃别馆和周十一郎中杨七录事望白水山作翻译,吐蕃别馆和周十一郎中杨七录事望白水山作赏析,吐蕃别馆和周十一郎中杨七录事望白水山作阅读答案,出自吕温的作品

    诗词类别

    吕温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