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吕温《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下…郑相公》-全文拼音版-古诗词文学网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下…郑相公

作者:吕温 朝代:唐代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下…郑相公原文
禁门留骑吹,内省正衣冠。稍辨旂常色,尚闻钟漏残。
九天炉气暖,六月玉声寒。宿雾开霞观,晨光泛露盘。
致君期反朴,求友得如兰。政自同归理,言成共不刊。
准绳临百度,领袖映千官。卧鼓流沙静,飞航涨海安。
尽规酬主意,偕赋代交欢。雅韵人间满,多惭窃和难。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下…郑相公拼音解读
jìn mén liú qí chuī ,nèi shěng zhèng yī guàn 。shāo biàn qí cháng sè ,shàng wén zhōng lòu cán 。
jiǔ tiān lú qì nuǎn ,liù yuè yù shēng hán 。xiǔ wù kāi xiá guān ,chén guāng fàn lù pán 。
zhì jun1 qī fǎn pǔ ,qiú yǒu dé rú lán 。zhèng zì tóng guī lǐ ,yán chéng gòng bú kān 。
zhǔn shéng lín bǎi dù ,lǐng xiù yìng qiān guān 。wò gǔ liú shā jìng ,fēi háng zhǎng hǎi ān 。
jìn guī chóu zhǔ yì ,xié fù dài jiāo huān 。yǎ yùn rén jiān mǎn ,duō cán qiè hé ná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吕温 吕温 吕温(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曾从陆贽治《春秋》,从梁肃为文章,学有渊源。其文俊拔赡逸,颇有文采,《旧唐书·吕温传》称其文“有左丘明、班固之风”。与柳宗元、元稹等相厚,在衡与石鼓书院李宽、衡岳寺灵澈、九真观田良逸等友善,乐道参玄。尝奉敕祭告南岳。卒后,刘禹锡将其诗文辑为《吕衡州集》二十卷,后有《吕和叔文集》行世,《全唐诗》收其诗二卷百余首。 吕温在法律思想上强调明刑立威,认为治理国家必须“权之以法制、董之以刑罚”;但又认为刑罚是道德的辅佐,刑罚的运用必须服务于“导之以德”,以达到使人“迁善远罪”的目的。为了维护封建法制的严肃性和力求执法公正,他提出了两个主张:①反对“功臣恕死”的规定,认为功不可以不赏,罪不可以不刑;信赏必罚是天经地义。如果有功勋的人犯了死罪予以免死,或者没有犯罪而先行恕死,乃是弃信废刑,挠权乱法,以罪宠人。这样不但不能劝善惩恶,反而会鼓励犯罪,对国家对功臣都将有害无益。②反对纳粟赎罪的规定,认为刑赏是国之大本,不可不严肃对待。汉代曾用过纳粟的办法除罪拜爵,但那是“杂霸道而隳王制,昧宏规而狃小利”。以之拜爵,固然毁坏了有功必赏的规定,以之除罪,更是废弃了有罪必罚的法律,是对残贼之徒和□宄之党大开免罪之门,使凶人酷吏可以肆无忌惮地为非作恶。这样,刑法规定得再严,甚至“临以斧钺,驱于鼎镬”,也是不足以立威的。

吕温的诗词

  • 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
  • 友人邀听歌有感
  • 送僧归漳州
  • 赠友人
  • 道州夏日郡内北桥新亭书怀赠何元二处士
  • 岳阳怀古
  • 二月一日是贞元旧节有感绝句寄黔南窦三洛阳卢七
  • 冬夜即事
  • 冬日病中即事
  • 题梁宣帝陵二首
  • 唐代诗词推荐

  • 酬长孙绎蓝溪寄杏
  • 禁直和人饮酒
  • 题毗陵上人院
  • 状江南。季春(共十二咏,丘丹等同赋,各见本集)
  • 自洪府舟行直书其事
  • 点额鱼
  • 和李标
  • 题武关
  • 登岭望
  • 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
  •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下…郑相公原文,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下…郑相公翻译,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下…郑相公赏析,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下…郑相公阅读答案,出自吕温的作品

    诗词类别

    吕温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