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刘禹锡《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即永穆公之孙)》-全文拼音版-古诗词文学网 

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即永穆公之孙)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即永穆公之孙)原文
翩翩马上郎,驱传渡三湘。橘树沙洲暗,松醪酒肆香。
素风传竹帛,高价聘琳琅。楚水多兰芷,何人事搴芳。
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即永穆公之孙)拼音解读
piān piān mǎ shàng láng ,qū chuán dù sān xiāng 。jú shù shā zhōu àn ,sōng láo jiǔ sì xiāng 。
sù fēng chuán zhú bó ,gāo jià pìn lín láng 。chǔ shuǐ duō lán zhǐ ,hé rén shì qiān fā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 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

刘禹锡的诗词

  • 相和歌辞。采菱行
  • 乐天示过敦诗旧宅有感一篇吟之泫然追想昔事…以寄苦怀
  • 谢寺双桧(扬州法云寺谢镇西宅,古桧存焉)
  • 重答柳柳州
  • 送李庚先辈赴选
  • 阿娇怨(望见葳蕤举翠华)
  • 酬冯十七舍人宿卫赠别五韵
  • 酬乐天见贻贺金紫之什
  • 戏赠崔千牛
  • 广宣上人寄在蜀与韦令公唱和诗卷因以令公…诗示之
  • 唐代诗词推荐

  • 利州北佛龛前重于去岁题处作
  • 绿珠
  • 寒地百姓吟(为郑相其年居河南畿内百姓大蒙矜恤)
  • 翰林院中感秋怀王质夫(王居仙游山)
  • 初次巴陵
  • 会将作崔监东园
  • 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 过临淮故里
  • 林园即事寄舍弟ヨ(次荆州时作)
  • 秋晚登城
  • 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即永穆公之孙)原文,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即永穆公之孙)翻译,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即永穆公之孙)赏析,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即永穆公之孙)阅读答案,出自刘禹锡的作品

    诗词类别

    刘禹锡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