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韩愈《送郑尚书赴南海》-全文拼音版-古诗词文学网 

送郑尚书赴南海

作者:韩愈 朝代:唐代
送郑尚书赴南海原文
番禺军府盛,欲说暂停杯。盖海旂幢出,连天观阁开。
衙时龙户集,上日马人来。风静鶢鶋去,官廉蚌蛤回。
货通师子国,乐奏武王台。事事皆殊异,无嫌屈大才。
送郑尚书赴南海拼音解读
fān yú jun1 fǔ shèng ,yù shuō zàn tíng bēi 。gài hǎi qí zhuàng chū ,lián tiān guān gé kāi 。
yá shí lóng hù jí ,shàng rì mǎ rén lái 。fēng jìng yuán jū qù ,guān lián bàng há huí 。
huò tōng shī zǐ guó ,lè zòu wǔ wáng tái 。shì shì jiē shū yì ,wú xián qū dà cá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藉昌黎(今河北通县),每自称昌黎韩愈,所以世称韩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贞元末,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言事,得罪当权者,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宪宗时,他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之乱,升任刑部侍郎,因上疏反对迎佛骨,被贬为潮州(今广东潮州)刺史。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韩愈和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的传统,反对六朝以来讲究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提倡散体,他主张文学的语言要「词必己出」,「唯陈言之务去」,对散文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文各体兼长,遒劲有力,条理畅达,语言精炼,为司马迁以后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韩愈的诗歌也有特点,气势壮阔,笔力雄健,力求新奇,自成一家。他开了「以文为诗」的风气,对后来的宋诗影响很大。但有些诗流于险怪,是其缺点,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韩愈的诗词

  •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游城南十六首。落花
  •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 镇州初归
  • 赠张徐州莫辞酒
  • 答道士寄树鸡(树鸡,木耳之大者)
  • 游城南十六首。赛神
  • 争臣论
  • 游城南十六首。楸树
  •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竹径
  • 唐代诗词推荐

  • 桐竹赠张燕公
  • 秋晚送丹徒许明府赴上国,因寄江南故人
  • 送郑州严员外
  • 石瓮寺
  • 泛觞池
  • 与崔策登西山(策字子符,集有送崔九序)
  • 闰九月九日独饮
  • 途中逢李道实游蔡州
  • 玉腕骝(江陵节度卫公马也)
  • 自淮中却赴洛途中作
  • 送郑尚书赴南海原文,送郑尚书赴南海翻译,送郑尚书赴南海赏析,送郑尚书赴南海阅读答案,出自韩愈的作品

    诗词类别

    韩愈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