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全文拼音版-古诗词文学网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原文
西汉亲王子,成都老客星。百年双白鬓,一别五秋萤。
忍断杯中物,祗看座右铭。不能随皂盖,自醉逐浮萍。
策杖时能出,王门异昔游。已知嗟不起,未许醉相留。
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终思一酩酊,净扫雁池头。
群盗无归路,衰颜会远方。尚怜诗警策,犹记酒颠狂。
鲁卫弥尊重,徐陈略丧亡。空馀枚叟在,应念早升堂。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拼音解读
xī hàn qīn wáng zǐ ,chéng dōu lǎo kè xīng 。bǎi nián shuāng bái bìn ,yī bié wǔ qiū yíng 。
rěn duàn bēi zhōng wù ,zhī kàn zuò yòu míng 。bú néng suí zào gài ,zì zuì zhú fú píng 。
cè zhàng shí néng chū ,wáng mén yì xī yóu 。yǐ zhī jiē bú qǐ ,wèi xǔ zuì xiàng liú 。
shǔ jiǔ nóng wú dí ,jiāng yú měi kě qiú 。zhōng sī yī mǐng dǐng ,jìng sǎo yàn chí tóu 。
qún dào wú guī lù ,shuāi yán huì yuǎn fāng 。shàng lián shī jǐng cè ,yóu jì jiǔ diān kuáng 。
lǔ wèi mí zūn zhòng ,xú chén luè sàng wáng 。kōng yú méi sǒu zài ,yīng niàn zǎo shēng tá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杜甫的诗词

  • 送覃二判官
  •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 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
  • 与鄠县源大少府宴渼陂(得寒字)
  • 宇文晁尚书之甥崔彧司业之孙尚书之子重泛郑监前湖
  • 绝句漫兴九首·其二
  • 佐还山后寄三首
  • 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使君二首
  • 戏作俳谐体遣闷二首
  • 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
  • 唐代诗词推荐

  • 寄灵一上人(一作皇甫冉诗,一作郎士元诗)
  • 春日偶题城南韦曲
  • 送人归日东
  • 宴中山
  • 夜宿七盘岭
  •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 卢氏池上遇雨赠同游者
  • 寄饶州王郎中效李白体
  • 题赠湘西龙安寺利禅师
  • 谷口新居寄同省朋故
  •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原文,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翻译,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赏析,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阅读答案,出自杜甫的作品

    诗词类别

    杜甫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