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
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
- 石壕吏原文:
-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石壕吏拼音解读:
- mù tóu shí háo cūn ,yǒu lì yè zhuō rén 。lǎo wēng yú qiáng zǒu ,lǎo fù chū mén kàn 。
lì hū yī hé nù ,fù tí yī hé kǔ 。tīng fù qián zhì cí ,sān nán yè chéng shù 。
yī nán fù shū zhì ,èr nán xīn zhàn sǐ 。cún zhě qiě tōu shēng ,sǐ zhě zhǎng yǐ yǐ 。
shì zhōng gèng wú rén ,wéi yǒu rǔ xià sūn 。yǒu sūn mǔ wèi qù ,chū rù wú wán qún 。
lǎo yù lì suī shuāi ,qǐng cóng lì yè guī 。jí yīng hé yáng yì ,yóu dé bèi chén chuī 。
yè jiǔ yǔ shēng jué ,rú wén qì yōu yān 。tiān míng dēng qián tú ,dú yǔ lǎo wēng bié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
相关赏析
-
作者介绍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杜甫的诗词
-
-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 大麦行
- 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
- 十月一日
- 上兜率寺
- 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
- 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適)
- 峡口二首
- 重送刘十弟判官
- 寄赞上人
唐代诗词推荐
-
- 寄会稽公徐侍郎(公时在王傅)
- 题尼大德院
- 送李溟谒宥州李权使君
- 王屋山送道士司马承祯还天台
- 西还寿安路西歇马
-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寄乐天
- 汴河阻风
- 得远书
- 息兵
- 奉和袭美题达上人药圃二首
- 石壕吏原文,石壕吏翻译,石壕吏赏析,石壕吏阅读答案,出自杜甫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