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宋之问《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全文拼音版-古诗词文学网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

作者:宋之问 朝代:唐代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原文
汉王未息战,萧相乃营宫。壮丽一朝尽,威灵千载空。
皇明怅前迹,置酒宴群公。寒轻彩仗外,春发幔城中。
乐思回斜日,歌词继大风。今朝天子贵,不假叔孙通。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拼音解读
hàn wáng wèi xī zhàn ,xiāo xiàng nǎi yíng gōng 。zhuàng lì yī cháo jìn ,wēi líng qiān zǎi kōng 。
huáng míng chàng qián jì ,zhì jiǔ yàn qún gōng 。hán qīng cǎi zhàng wài ,chūn fā màn chéng zhōng 。
lè sī huí xié rì ,gē cí jì dà fēng 。jīn cháo tiān zǐ guì ,bú jiǎ shū sūn tōng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父名令文,高宗时为左骁郎将,东台详正学士,善文辞,工书法,膂力过人,时称「三绝」。之问受其父影响,亦善诗文,与「善剖决」的韦善心并称户部「二妙」,与著名诗人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上元二年举进士,初与杨炯分直内教,历任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等职,常扈从游宴,写过不少应制诗。媚附于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后张易之被杀,中宗复位,于神龙元年(705)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不久逃回洛阳。《新唐书》记载他匿居友人张仲之家,「会武三思复用事,仲之与王同皎谋杀三思安王室。之问得其实令兄子昙与冉祖雍上急变,因丐赎罪,由是擢鸿胪主簿,天下丑其行。」景龙中,迁考功员外郎,谄事太平公主,故见用。及安乐公主权盛,复往谐结,故太平公主甚恨之。当中宗将提拔他为中书舍人时,太平公主揭发他知贡举时受贿,便下迁为汴州长史,未知又改越州长史。在越州(今浙江绍兴)期间,「颇自力为政」,景龙三年六月,中宗崩,景云元年(710)睿宗即位,认为他依附张易之,投靠武三思,屡不悔改,便将他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旧唐书》说:「先天中,赐死于徙所。」而《新唐书》则说:「赐死桂州。」他的主要功绩和沈佺期一样,在创作实践中使六朝以来的格律诗的法则更趋细密,使五言律诗的体制更臻完善,并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他也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

宋之问的诗词

  • 高山引
  • 伤王七秘书监寄呈扬州陆长史通简府僚广陵以广好事
  • 桂州三月三日(一作桂阳三日述怀)
  • 息夫人
  • 相和歌辞。江南曲
  • 浣纱篇赠陆上人
  • 蓝田山庄
  • 下山歌(下嵩山兮多所思)
  • 陪群公登箕山赋得群字
  • 广州朱长史座观妓
  • 唐代诗词推荐

  • 山中寄姚合员外
  •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 春江花月夜
  • 田园雨后赠邻人
  • 仲夏斋戒月
  • 惆怅
  •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 朝下寄韩舍人
  • 晚夏
  • 寄前水部贾员外嵩
  •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原文,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翻译,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赏析,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阅读答案,出自宋之问的作品

    诗词类别

    宋之问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