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宋之问《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全文拼音版-古诗词文学网 

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

作者:宋之问 朝代:唐代
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原文
巫山峰十二,环合象昭回。俯听琵琶峡,平看云雨台。
古槎天外落,瀑水日边来。何忍猿啼夜,荆王枕席开。
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拼音解读
wū shān fēng shí èr ,huán hé xiàng zhāo huí 。fǔ tīng pí pá xiá ,píng kàn yún yǔ tái 。
gǔ chá tiān wài luò ,bào shuǐ rì biān lái 。hé rěn yuán tí yè ,jīng wáng zhěn xí kā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父名令文,高宗时为左骁郎将,东台详正学士,善文辞,工书法,膂力过人,时称「三绝」。之问受其父影响,亦善诗文,与「善剖决」的韦善心并称户部「二妙」,与著名诗人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上元二年举进士,初与杨炯分直内教,历任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等职,常扈从游宴,写过不少应制诗。媚附于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后张易之被杀,中宗复位,于神龙元年(705)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不久逃回洛阳。《新唐书》记载他匿居友人张仲之家,「会武三思复用事,仲之与王同皎谋杀三思安王室。之问得其实令兄子昙与冉祖雍上急变,因丐赎罪,由是擢鸿胪主簿,天下丑其行。」景龙中,迁考功员外郎,谄事太平公主,故见用。及安乐公主权盛,复往谐结,故太平公主甚恨之。当中宗将提拔他为中书舍人时,太平公主揭发他知贡举时受贿,便下迁为汴州长史,未知又改越州长史。在越州(今浙江绍兴)期间,「颇自力为政」,景龙三年六月,中宗崩,景云元年(710)睿宗即位,认为他依附张易之,投靠武三思,屡不悔改,便将他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旧唐书》说:「先天中,赐死于徙所。」而《新唐书》则说:「赐死桂州。」他的主要功绩和沈佺期一样,在创作实践中使六朝以来的格律诗的法则更趋细密,使五言律诗的体制更臻完善,并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他也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

宋之问的诗词

  •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春豫灵池会)
  • 送赵六贞固
  • 铜雀台(一作沈佺期诗)
  • 龙门应制
  •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 梁宣王挽词三首
  • 奉和梁王宴龙泓应教得微字
  • 夏日仙萼亭应制
  • 幸少林寺应制
  • 唐代诗词推荐

  • 隰州新驿
  • 赠圆上人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馆娃宫怀古
  • 答张郁歌
  • 送延陵韦少府
  • 除官赴阙商山道中绝句
  • 登华岩寺楼望终南山赠林校书兄弟
  • 送殷华之洪州
  • 道州观野火
  • 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原文,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翻译,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赏析,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阅读答案,出自宋之问的作品

    诗词类别

    宋之问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