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宋之问《折杨柳(一作沈佺期诗)》-全文拼音版-古诗词文学网 

折杨柳(一作沈佺期诗)

作者:宋之问 朝代:唐代
折杨柳(一作沈佺期诗)原文
玉树朝日映,罗帐春风吹。拭泪攀杨柳,长条宛地垂。
白花飞历乱,黄鸟思参差。妾自肝肠断,傍人那得知。
折杨柳(一作沈佺期诗)拼音解读
yù shù cháo rì yìng ,luó zhàng chūn fēng chuī 。shì lèi pān yáng liǔ ,zhǎng tiáo wǎn dì chuí 。
bái huā fēi lì luàn ,huáng niǎo sī cān chà 。qiè zì gān cháng duàn ,bàng rén nà dé zh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656─712)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父名令文,高宗时为左骁郎将,东台详正学士,善文辞,工书法,膂力过人,时称「三绝」。之问受其父影响,亦善诗文,与「善剖决」的韦善心并称户部「二妙」,与著名诗人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上元二年举进士,初与杨炯分直内教,历任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等职,常扈从游宴,写过不少应制诗。媚附于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后张易之被杀,中宗复位,于神龙元年(705)被贬为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不久逃回洛阳。《新唐书》记载他匿居友人张仲之家,「会武三思复用事,仲之与王同皎谋杀三思安王室。之问得其实令兄子昙与冉祖雍上急变,因丐赎罪,由是擢鸿胪主簿,天下丑其行。」景龙中,迁考功员外郎,谄事太平公主,故见用。及安乐公主权盛,复往谐结,故太平公主甚恨之。当中宗将提拔他为中书舍人时,太平公主揭发他知贡举时受贿,便下迁为汴州长史,未知又改越州长史。在越州(今浙江绍兴)期间,「颇自力为政」,景龙三年六月,中宗崩,景云元年(710)睿宗即位,认为他依附张易之,投靠武三思,屡不悔改,便将他流放钦州(今广西钦州)。《旧唐书》说:「先天中,赐死于徙所。」而《新唐书》则说:「赐死桂州。」他的主要功绩和沈佺期一样,在创作实践中使六朝以来的格律诗的法则更趋细密,使五言律诗的体制更臻完善,并创造了七言律诗的新体。他也是律诗的奠基人之一。

宋之问的诗词

  • 游韶州广界寺
  •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 寄天台司马道士
  • 灵隐寺
  • 伤王七秘书监寄呈扬州陆长史通简府僚广陵以广好事
  • 奉和荐福寺应制
  • 苑中遇雪应制
  • 铜雀台(一作沈佺期诗)
  • 幸岳寺应制
  • 驾出长安(一作王昌龄诗)
  • 唐代诗词推荐

  • 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 送人游并汾
  • 赋得数蓂(元和中作)
  • 白纻歌
  • 题王家庄临水柳亭
  • 送张道士归茅山谒李尊师
  • 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
  • 蛮子朝-刺将骄而相备位也
  • 入关留别主人
  • 十离诗。珠离掌
  • 折杨柳(一作沈佺期诗)原文,折杨柳(一作沈佺期诗)翻译,折杨柳(一作沈佺期诗)赏析,折杨柳(一作沈佺期诗)阅读答案,出自宋之问的作品

    诗词类别

    宋之问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