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虞世南《拟饮马长城窟》-全文拼音版-古诗词文学网 

拟饮马长城窟

作者:虞世南 朝代:唐代
拟饮马长城窟原文
驰马渡河干,流深马渡难。前逢锦车使,都护在楼兰。
轻骑犹衔勒,疑兵尚解鞍。温池下绝涧,栈道接危峦。
拓地勋未赏,亡城律岂宽。有月关犹暗,经春陇尚寒。
云昏无复影,冰合不闻湍。怀君不可遇,聊持报一餐。
拟饮马长城窟拼音解读
chí mǎ dù hé gàn ,liú shēn mǎ dù nán 。qián féng jǐn chē shǐ ,dōu hù zài lóu lán 。
qīng qí yóu xián lè ,yí bīng shàng jiě ān 。wēn chí xià jué jiàn ,zhàn dào jiē wēi luán 。
tuò dì xūn wèi shǎng ,wáng chéng lǜ qǐ kuān 。yǒu yuè guān yóu àn ,jīng chūn lǒng shàng hán 。
yún hūn wú fù yǐng ,bīng hé bú wén tuān 。huái jun1 bú kě yù ,liáo chí bào yī cān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虞世南 虞世南 虞世南生于南朝陈永定二年(558),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时。虞寄无子,世南过继于他,故字伯施。虞世南沉静寡欲,笃志勤学,少时曾受学于吴郡文学家顾野王,在长达10余年的寒窗苦读中,精思不倦,废寝忘食。陈文帝知其博学多才,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陈灭,与兄世基同入长安,俱有重名。隋大业中,授秘书郎,迁起居舍人。但炀帝嫌其刚直,10年不予徙升。而虞世基因善于媚言取宠,被炀帝视为心腹,结果与炀帝同被宇文化及杀死。武德四年(621),秦王李世民任命虞世南为秦府参军,后迁太子中舍人。李世民即位后,任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继转秘书监。虞世南年轻时曾向绍兴智永法师学习书法。智永是晋代书圣王羲之的七世孙,藏有王羲之传世真迹,虞世南因此尽得王书真髓,成为一代大家。他晚年自撰自书的《孔子庙堂碑》被称为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以致黄庭坚有「千两黄金哪购得」之叹。据传,唐太宗向虞世南学习书法时,感到「戈」法最难摆布,有一次写到「戬」字,便将右边空着,请虞世南补上,然后叫魏征品评。魏征说:「皇上所写的字,惟有'戈'旁与世南最为逼似!」太宗听后,叹服不已。 虞世南虽然外形文弱,但志性刚烈。他议论持正,敢于进谏,曾借陇右山崩等自然灾害,劝谏太宗整顿刑狱,救济灾民;又借星象变异,劝告太宗戒骄戒躁,慎终如故;太宗准备厚葬高祖时,他援引前代典法,主张薄葬;太宗晚年喜好田猎,他又劝谏「时息猎车」,以免扰民。唐太宗为此赞叹道:「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忧不理!」并称世南有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是「当代名臣,人伦准的。」李世民初即位时,虞已年近七十。当时他就请求告老,未获允准。直到贞观十二年(638)才同意他退下来,当年五月他就病死了,终年81岁。太宗为他的死「哭之甚恸」,让他陪葬昭陵,赠他礼部尚书,赐他谥号文懿,还把他的像画在凌烟阁上,虞世南真可说是「备受哀荣」的了。

虞世南的诗词

  • 赋得临池竹应制
  • 奉和月夜观星应令
  • 咏萤
  • 中妇织流黄
  • 飞来双白鹤
  • 春夜
  • 赋得慎罚
  • 奉和幽山雨后应令
  • 凌晨早朝
  • 怨歌行
  • 唐代诗词推荐

  • 盘石寺留别成公
  • 苏大侍御访江浦,赋八韵记异
  • 宿澄泉兰若
  • 广陵送林宰
  • 冬日建安寺西院,喜昼公自吴兴至,联句一首
  • 笙磬同音
  • 钱塘鹤
  • 比干传
  • 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
  • 和孟虔州闲斋即事
  • 拟饮马长城窟原文,拟饮马长城窟翻译,拟饮马长城窟赏析,拟饮马长城窟阅读答案,出自虞世南的作品

    诗词类别

    虞世南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