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白《相和歌辞。长歌行》-全文拼音版-古诗词文学网 

相和歌辞。长歌行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相和歌辞。长歌行原文
桃李得日开,荣华照当年。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相和歌辞。长歌行拼音解读
táo lǐ dé rì kāi ,róng huá zhào dāng nián 。dōng fēng dòng bǎi wù ,cǎo mù jìn yù yán 。
kū zhī wú chǒu yè ,hé shuǐ tǔ qīng quán 。dà lì yùn tiān dì ,xī hé wú tíng biān 。
gōng míng bú zǎo zhe ,zhú bó jiāng hé xuān 。táo lǐ wù qīng chūn ,shuí néng guàn bái rì 。
fù guì yǔ shén xiān ,cuō tuó chéng liǎng shī 。jīn shí yóu xiāo shuò ,fēng shuāng wú jiǔ zhì 。
wèi luò rì yuè hòu ,qiáng huān gē yǔ jiǔ 。qiū shuāng bú xī rén ,shū hū qīn pú liǔ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职,长期游历。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起,他隐居庐山,但仍密切注视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后参加永王李璘幕府。永王兵败被杀,李白坐系浔阳狱,第二年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晚年飘泊于武昌、浔阳、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762)病死于其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处。纵观李白一生,其思想是比较复杂的。儒家、道家、纵横家、游侠思想对他都有影响。他企羡神仙,向往隐逸,可是又不愿「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而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他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又不愿走科举的道路。他想通过隐居,求仙获取声望,从而在名人荐举下,受到皇帝征召重用,以便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然后功成身退。诗人就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度过狂放而又坎坷的一生。李白存诗九百九十多首。这些诗歌,或以奔放的激情表达对理想政治的热烈追求,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或以犀利的笔锋揭露政治集团的荒淫腐朽;或以善描的画笔点染祖国壮丽的山河。他的诗篇,无论五言七言,无论古体近体,无不别具风格,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有《李太白集》。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秦娥梦断秦楼月」两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有人怀疑那是后人所托,至今聚讼纷纭。其实,李白的乐府诗,当时已被之管弦,就是词的滥觞了。至于历来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这两首词,格调高绝,气象阔大,如果不属于李白,又算作谁的作品为好呢?

李白的诗词

  • 流夜郎赠辛判官
  • 望汉阳柳色,寄王宰
  • 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
  • 姑孰十咏。陵歊台
  • 舞曲歌辞。独漉篇
  •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 自遣
  • 赠华州王司士
  • 送崔度还吴(度,故人礼部员外国辅之子)
  • 唐代诗词推荐

  • 他乡七夕
  • 送周愿判官归岭南
  • 书陶潜醉石
  • 病中书事
  • 宣城送进士郑徽赴举
  • 寄卫别驾
  • 禁中
  • 古词
  • 杨本胜说于长安见小男阿衮
  • 松下雪
  • 相和歌辞。长歌行原文,相和歌辞。长歌行翻译,相和歌辞。长歌行赏析,相和歌辞。长歌行阅读答案,出自李白的作品

    诗词类别

    李白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