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出自清朝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原文赏析: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拼音解读:
-
zhú wài táo huā sān liǎng zhī ,chūn jiāng shuǐ nuǎn yā xiān zhī 。
lóu hāo mǎn dì lú yá duǎn ,zhèng shì hé tún yù shàng shí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译文及注释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正上市场的季节。注释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晓景》…详情 -
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句解
竹外桃花三两枝 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详情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鉴赏
惠崇是个和尚,宋代画家。这首诗是苏轼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晓景》上的。惠崇原画已失,这首诗有的版本题作《春江晓景》,现已无从考证。画以鲜明的形象,使人有具体的视觉感受,但它只能表现一…详情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赏析一
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的《春江晓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天上还有两两归鸿。河豚是…详情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赏析二
这首是题画诗,作于元丰八年(1085)。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好的题画诗,既要扣合绘画主题,又不能拘于画面内容,既要能再现画境,同时又能跳出画外,别开生面,离开绘画而不失其独立的艺…详情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赏析三
这首题图诗,着意刻画了一派初春的景象。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详情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赏析四
惠崇,福建建阳人,北宋著名九僧之一,王安石称他有“绝艺”(《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著名国画史学家郭若虚说他“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江远渚。萧洒虚旷之景,人所难到也…详情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赏析五
这是一首著名的题画诗。作者因为懂画、会画,所以他能紧紧抓住惠崇这幅《春江晚景》的画题画意,仅用桃花初放、江暖鸭嬉、芦芽短嫩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优美画境。尤其令人叫绝的是…详情 -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还朝任职,正是王安石推行新法的时期。他强调改革吏治,反对骤变。认为「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因意见…详情
-
- 题西林壁
- 醉落魄(述怀)
- 殢人娇(或云赠朝云)
- 雨中明庆赏牡丹
- 双荷叶(湖州贾耘老小妓名双荷叶)
- 减字木兰花(赠润守许仲涂,且以“郑容落籍、高莹从良”为句首)
-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 西江月(重九)
-
- 薛时雨
- 刘开
- 张景祁
- 洪升
- 吴锡麒
- 峻德
- 吴翌凤
- 徐灿
- 彭孙遹
- 蒋春霖
- 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原文,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翻译,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赏析,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阅读答案,出自苏轼的作品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苏轼的诗词
清朝名人推荐
名句类别
苏轼的诗词
- 《题西林壁》
- 《醉落魄(述怀)》
- 《殢人娇(或云赠朝云)》
- 《雨中明庆赏牡丹》
- 《双荷叶(湖州贾耘老小妓名双荷叶)》
- 《减字木兰花(赠润守许仲涂,且以“郑容落籍、高莹从良”为句首)》
-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 《西江月(重九)》
热门名句
-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 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
-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 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 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
- 帆影依依枫叶外,滩声汩汩碓床间
-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